草根,居然是一个外来词。这个诞生于19世纪美国淘金时期的词语grassroots,当时指的是茂盛的草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最近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词语之一。草根文化,生长在民间,吃民间粗粮长大,充满着乡野气息,反映的是基层群众的心声。他们没有向权威烧香,没有主流的疏导,草根文化的盛行,完全得益于当今日益发达的传播渠道,当然,互联网功不可没。
2004年8月31日,百度宣布以1190万人民币和4万股股票成功收购Hao123网址之家。
李兴平,1979年出生于广东兴宁县,父母均为当地农民,兴平初中毕业后即返家谋生。2005年前第一次出远门,地点是深圳。
1999年,网络在中国逐渐普及,兴宁县也开始有了网吧。这时,开始迷上了上网的李兴平在当地网吧找了一份网吧管理员的工作。
因为要帮人攒电脑赚钱,他需要用网络查询配件报价之类的信息,很快发觉在网上找资料非常困难,当时的中文网站不仅内容不够丰富,数量有限,而且要把那些用英文字母表示的网址一个个记下来,这些琐碎的事情做起来很麻烦。于是,他想到一个解决办法——设计一个个人网页,把他认为好的网站搜索在一起,并和它们建立链接。下次上网时,他可以很方便地直接进入这些常用的网站。
网吧管理员的身份让李兴平天天泡在网上,泡在那些打游戏、聊天、上网的网民中。很快,他发现来网吧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上网,上网后又不知道去哪里找到所需要的内容。当时的上网费很贵,时间与金钱却往往在茫然不觉中流失。
他设计的简陋的个人主页开始发挥神奇的功效。他开始有意识地去做网站地址搜集分类工作,爱琢磨的他想到要做一个“网址大全”式的东西。半年后,李兴平的个人主页开始了Hao123的雏形,他当时给它的名字就是“网址大全”。他把当时中国排名前5000位的站点进行分门别类,按用途组合在一起。随后他开始做一些点击广告以及网站联盟等,随着流量增大,网站的固定广告随着而来。
2000年中期,Hao123网站已基本成型,开始靠点击广告来赚钱。最初的一笔广告费大概是几百元吧,后来每月收入有1000元,逐步到四五千元,在2001年每月达到了几万元,到2003年、2004年,每个月的收入稳定在80万元左右。
Hao123一直只有李兴平一个人在管理,他身边的朋友甚至不知道他就是Hao123网站的站长。
从业余爱好到创建一个个网页,到2003年每月80万的广告流水,再到2004年百度以1190万人民币及4万股股票收购,这个故事的主人不过是是个初中毕业生,一个每月工资不过几百元的网吧管理员,一个名副其实的草根。
越来越多的蚂蚁雄兵般的个体户式草根一族的互联网创业,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二波热潮中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网上创业不再是技术天才和社会精英的专利。
而英国青年AlexTew的“百万主页”创意的成功更印证了web2.0时代正成为草根的淘金乐土。
2005年8月26日,英国21岁愣头青AlexTew为了筹集学费想出了点子,创建了一个只有一页的网站——百万美元主页。他只有10分钟就完成了这个世界性的创意之作。他在主页上干什么呢?卖一万个广告格子,每个格子卖100美元。这有点狂想吧。不过他的主页广告卖的更疯狂,仅仅六天时间,马赛克广告已经卖了18.5美元。目前这个网站收入已经超过了70万美元。紧随其后的是风风火火的世界跟风潮。
据不完全统计,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上百个百万主页。这是一个草根力量崛起的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平民化,网志已经成为网民生活的一部分,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观念在网上已经随着草根思想的兴起而流传开来。试想一下,在格子出现以前,在什么商业渠道可以为一个个人网站、一个BLOG、一个C2C网店来推广自己的服务。传统的互联网广告价格昂贵,形式呆板,专为大企业服务。而搜索引擎虽然灵活,价格也相对较便宜(和格子相比仍很贵),但那也是为中小企业而非个人设计的。而格子则不然,它可以非常灵活,可以很平等,可以发挥智慧。即使是100元,你也可以选择网页里任何一个空的位置,可以选择一个图标在别人做好的大格子旁,在你竞争对手的格子旁搭车,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都符合所谓的web2.0特征。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个人创业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