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国内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 硫化物未来潜力最大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内液态电池技术大幅领先于海外,海外加码全固态电池希望弯道超车,频繁宣传后续量产计划,引发国内危机意识,24年政府加大相关研发和支持力度,国内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固态电解质是实现全固态电池性能的关键,其中硫化物发展潜力最大,因为其离子电导率最高,质地软容易加工,成为主流厂商的重点布局路线。

东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国内24年开始加大支持力度,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

国内液态电池技术大幅领先于海外,海外加码全固态电池希望弯道超车,频繁宣传后续量产计划,引发国内危机意识,24年政府加大相关研发和支持力度,国内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产业端看,全固态电池的材料体系基本定型,主流路线为高镍 锂磷硫氯 锂金属体系,安全性大幅提升,能量密度400-500wh/kg,但由于工艺、设备并不成熟,目前电芯尺寸较小(不超过20Ah),循环次数不够(600-700次),快充性能有限(低于2C),成本较为昂贵(4-5元/wh),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

节奏方面,半固态电池技术先行,23-24年开启小批量装车发布,全固态电池预计27年开启小批量量产,主要以示范运营为主,规模在0.5GWh左右,目标成本降至2元/wh,随着规模效应释放,成本的持续下降,30年规模有望达3-5GWh,35年规模有望突破300GWh。

硫化物路线未来潜力最大,头部电池厂商均重点布局,其中前驱体硫化锂为降本关键

固态电解质是实现全固态电池性能的关键,其中硫化物发展潜力最大,因为其离子电导率最高,质地软容易加工,成为主流厂商的重点布局路线。硫化物电解质中,锂磷硫氯具备成本优势,成为量产主流选择,目前报价1-4万元/公斤,降本的关键在于前驱体硫化锂,多因素导致其价格昂贵,目前报价在500万元/吨以上,后续随着工艺、设备突破后,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此外,全固态电池的工艺难点在于前道成膜环节,对固态电解质膜的厚度、材料分散的均匀性和负极的平整度的控制要求大幅提升,要求为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目前生产设备仍不成熟,无法达到量产要求,需要定向开发相关设备和技术,才能保证电池性能的一致性。整体看,全固态电池量产需解决两大问题,持续降低固态电解质的成本,提升生产设备的精度和能力,未来突破后有望开启商业化进程。

投资建议:产业链看,全固态电池技术壁垒更高,正极厂商横向拓展固态电解质环节,此外干法工艺、导电剂、锂金属、硅碳负极等也迎来机遇,建议关注几条主线:

1)电池推荐宁德时代(300750.SZ)(凝聚态 硫化物)、比亚迪(002594.SZ)(硫化物)。

2)电解质推荐容百科技(688005.SH)(正极 硫化物)、当升科技(300073.SZ)(正极 硫化物)、湖南裕能(301358.SZ)(正极 电解质)、天赐材料(002709.SZ)(硫化物 硫化锂)、恩捷股份(002812.SZ)(硫化物 硫化锂),重点关注厦钨新能(688778.SH)(正极 硫化锂),关注三祥新材(603663.SH)(氧化物/卤化物)等。

3)添加剂推荐天奈科技(688116.SH)(导电剂)、元力股份(300174.SZ)(硅碳)等。

4)设备推荐纳科诺尔(832522.BJ)(干法电极)、曼恩斯特(301325.SZ)(陶瓷化 干法电极)、先导智能(300450.SZ)(固态整线)、璞泰来(603659.SH)(前中段 电解质),关注赢合科技(300457.SZ)(前中段)等。

风险提示:新技术量产进度不及预期;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ysxhz@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sysxhz.com/a/1297555.html
汇川技术上涨5.09%,报63.37元/股
« 上一篇 2024-12-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