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十五届期货机构投资者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在“绿色金融 乡村振兴 进一步完善‘保险 期货’体系建设”主题分论坛上,来自期货公司和保险机构的嘉宾畅所欲言,共同商讨“保险 期货”的发展经验与前景趋势,为优化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金融支农创新模式建言献策。
所谓“保险 期货”,是指农业经营者向保险公司购买基于农产品期货价格的保险产品后,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合作,将风险最终转移至期货市场的一种创新型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模式。
2015年,“保险 期货”试点拉开帷幕。自2016年以来,该模式已连续八年被写入**一号文件。中期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期货经营机构通过“保险 期货”为天然橡胶、玉米、大豆、鸡蛋、苹果、棉花、白糖等21个品种提供了价格保障,累计承保货值2055.37亿元,涉及现货数量共计3896.97万吨。
跨界合作显成效
“期货市场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也有能力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海通期货总经理李井伟表示,“保险 期货”作为有效管理农业经营风险的新型模式,不仅是金融机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抓手,也是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的重要实践。
据李井伟介绍,海通期货特别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小组,聚焦风险管理,以“保险 期货”创新服务“三农”。2016年至今,公司累计开展了100余个“保险 期货”项目,覆盖20个省份42个原国家级、省级贫困地区,保障种植面积逾90万亩、农户10万余人,涉及天然橡胶、白糖、苹果、棉花、花生等多个品种,帮助当地农户规避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太保产险三农创新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李烈透露,太保产险21家分公司共获批三大期货交易所136个项目,保费规模达2.2亿元。此外,价格指数保险也已全面覆盖粮棉油糖肉蛋奶等大宗商品、蔬菜瓜果等小宗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风险。
海通期货投资总监姚弘指出,“保险 期货”是我国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重要创新,也是一种原创性的市场化解决方案。从最初由交易所完全出资支付补贴保费,到目前由交易所、政府和农户共同出资支付保费,且规模逐渐扩大、品种逐渐增多,都说明“保险 期货”模式得到了政府和农民的认可,参与度正逐渐扩大。
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不过,目前来看,“保险 期货”模式在认知度和接受度、保费构成、产品设计、跨行业监管、市场容量和流动性方面仍存在不足。
对此,申银万国智富投资负责人冯科提出了五点建议:一要加强培训推广。培训对象既应包括农户,也应包括新型农业主体和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培训内容既应包括期货期权知识培训,也应包括保险原理培训。
二要优化保费补贴机制。推动财政补贴常态化,从政策层面落实保费补贴,确保业务的可持续性;探索多元化的保费(银行、农企)来源,降低政府压力,提高市场化程度。
三要创新产品设计。根据投保主体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期权产品设计,丰富赔付方案,推出更多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探索“订单 期货 保险”等新业务模式,将农业生产、销售与金融服务紧密结合,更好地解决农民卖粮难等问题。
四要建立跨行业监管协调机制。针对保险行业和期货行业监管要求的差异,监管部门应加快制定统一的“保险 期货”监管制度,将项目所有参与方——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地方政府、投保农户都纳入监管范围,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利,规范业务流程,避免地位不对等,提高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五要提高市场活跃度。期货交易所应加强市场培育,推出更多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提高市场的容量和流动性,关注并采取措施降低期货公司的对冲风险。
姚弘补充道,“保险 期货”模式是对传统农业保险的补充,有利于优化农业的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但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性,仍将会依赖财政资金补贴的安排。期货公司应该贴近实际需求,完善方案设计、提高实施质量,增强地方政府、农户和保险公司对期货公司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期货公司在“保险 期货”实际运作中要有合规意识,规范运作,适应监管环境,取得监管认同,使期货的价格风险转移功能真正能够在农业保险上发挥作用。
“我们期待,在各方发挥合力、协调推进下,期货行业将持续提升‘保险 期货’质效,助力农业稳产增产和农民稳收增收,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担当,推广绿色金融理念,传播服务实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期货声音’,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期货力量。”李井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