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消息,亚洲大米价格出现逾16年来最大跌幅,原因是印度放宽部分出口限制后,对供应的担忧有所缓解。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的数据显示,泰国白米价格周三暴跌约11%,至每吨509美元。这是自2008年5月以来编制的数据中最大的降幅。
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其政策调整对国际米价具有重要影响。此前,印度为了控制国内大米价格,在大选前实施了一系列出口限制措施。然而,随着最近全国民意调查结果的出炉,当地时间上周五(9月27日),印度政府放宽了部分出口限制。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国际市场对大米供应的担忧,还有助于降低印尼、塞内加尔等国的进口成本,从而推动了国际米价的下跌。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印度食品公司的大米库存为3230万吨,比去年同期高出38.6%,这为印度政府放宽大米出口限制提供了充足的回旋余地。得益于充沛的降水,印度农民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了4135万公顷,高于去年的4045万公顷和过去五年的平均种植面积4010万公顷。印度政府下调关税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印度政府从去年开始对大米等农产品实施出口限制,该国农民非常不满,因为这让他们的收入减少了。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最新预报,2024年度季末世界谷物库存量较期初水平增长2.7%,创历史新高。同时,FAO上调了2023/2024年度全球大米产量的最新预报数,较上一年度上涨0.8%。美国农业部(USDA)的数据也显示,2023/2024年度大米和大豆的收成将创下历史新高。
其他主要大米出口国的新季大米上市也为市场供应增加了 “砝码”。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新季稻谷陆续收获,大米供应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巴基斯坦,其大米出口量在2023-2024年度有望从370万吨增加至500万吨,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市场的竞争。
尽管全球大米供应形势宽松,但厄尔尼诺现象和地缘政治冲突等下行因素仍对大米市场构成威胁。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影响农业收成。而地缘政治冲突则可能引发贸易限制,扰乱全球粮食供应。这些因素虽然短期内未对国际米价产生显著影响,但长期来看仍可能引发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