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合成生物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新赛道、新产业,且已经成为各国必争的技术高地。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疾病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为生物医药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国纷纷加大对合成生物技术的投入和支持,竞相争夺该领域的技术和人才。合成生物的应用前景广阔,不仅可以加速药物研发和生产,还能为个性化医疗提供更多选择。
所谓“合成生物”,是一种全新的“造物”技术。它融合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种技术,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以生物体作为生产介质,旨在利用廉价原料,以菌种、细胞、酶为制造工厂,规模化发酵获得目标产品,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等特点。
近期以来,合成生物概念火爆。据Wind数据显示,最近一周(截至5月10日),24只合成生物概念股近八成股价上涨,蔚蓝生物、川宁生物涨势最猛,周涨幅分别为46.50%和32.78%,花园生物、浙江震元、金达威的涨幅超过10%。
合成生物的火爆“出圈”,或源于一项生物政策即将出台。在近期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提到,目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正在联合研制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行动计划,并且有望在近期出台,“生物制造 ”是其中的关键内容。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目前,我国合成生物学上游基础技术企业包括华大智造、金斯瑞生物科技、新格元生物科技、擎科生物等,中国平台搭建及产品制造企业众多,代表性企业包括蓝晶微生物、凯赛生物、华恒生物、欣贝莱生物、华熙生物、酶赛生物、弈柯莱生物。
根据对合成生物学入围企业在产品、商业化、团队、竞争及投融资等方面表现,2024年中国十大最具价值合成生物学企业汇总如下(注:公司排名不分先后):
综合来看,中国合成生物学行业头部品牌主要有凯赛生物、华恒生物、华熙生物、巨子生物等。
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是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材料公司,主要聚焦在功能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天然活性化合物等有助于生命健康的生物活性物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公司业务目前涵盖生物活性物原料、医疗终端产品、消费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
公司不但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透明质酸产业化水平居世界首位。同时,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在gamma-氨基丁酸、5-氨基乙酰丙酸、依克多因、麦角硫因、人乳寡糖、硫酸软骨素、肝素、胶原蛋白、beta-烟酰胺单核苷酸(NMN)等生物活性物上逐步实现产业转化。
华熙生物4月30日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约13.61亿元,同比增加4.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3亿元,同比增加21.39%;扣除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53.30%。
华熙生物全称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据企查猫显示,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01月03日,注册资本48,167.8242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赵燕,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药品生产(不含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药品批发;药品进出口;药品零售;药品委托生产(不含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新化学物质生产等。
据企查猫股权穿透图显示,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企业共28家,其中21家存续和7家在业状态,包括华熙医药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北京华熙荣熙生物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山东华熙海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华熙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华熙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等。公司投资企业布局主要分布在山东、北京、天津、海南等。
凯赛生物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凯赛生物”),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从事生物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科创板上市公司。目前,总部和研发中心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3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金乡、乌苏和太原(建设中)。 凯赛生物目前业务主要聚焦聚酰胺产业链,其产品包括可用于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的单体原料——系列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和生物基戊二胺,以及系列生物基聚酰胺等相关产品。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纺织、医药、香料、汽车、电子电器、日用消费品等多个领域。
凯赛生物4月29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约6.85亿元,同比增加35.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5亿元,同比增加83.25%;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同比增加80%。
据企查猫显示,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24日,注册资本58,337.805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XIUCAI LIU(刘修才),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制造;生物基材料销售;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等。
华恒生物
华恒生物是一家以合成生物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价值创造,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和生物基材料单体等,为中间体、动物营养、日化护理、植物营养和功能食品与营养等领域的全球伙伴,提供具有创新力、可持续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华恒生物4月21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约5.01亿元,同比增加25.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657万元,同比增加6.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8591万元,同比增长9.7%。
华恒生物全称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据企查猫显示,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04月13日,注册资本10,8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郭恒华,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工程技术开发、转让;精细化工产品(除危险品)、工业设备、仪器仪表生产、销售;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在许可证有效期内经营)等。
巨子生物
巨子生物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立足科技美学的高科技企业,是中国基于生物活性成分的专业皮肤护理行业的先行者及领军者,公司的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在中国获得行业内首个专利授权,并在2013年和2016年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中国专利金奖。聚焦功效性护肤品、医疗器械、功能性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三大产业方向。
4月1日,巨子生物公布2023年财务数据。期内,巨子生物实现营收35.24亿元,同比增长49.05%;归母净利润为14.52亿元,同比增长44.88%;净利润达14.48亿元,同比增长44.6%。
巨子生物全称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据企查猫显示,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09月05日,注册资本32,814.18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严建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生物基材料制造;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妆品批发;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等。
锦波生物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具有代表性的、已实现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化的企业。2021年6月29日,锦波生物自主研发的三类医疗器械“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该产品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采用新型生物材料——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制备的医疗器械,为相关材料临床应用及产业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立足生命健康新材料和人类重大传染病两大领域,完成了多项原始创新成果0-1的突破。国际首次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实现了具有三螺旋结构的“全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规模化生产,是我国首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型新型生物材料。在人类重大传染病领域,运用病毒进入抑制新理论,首次实现了广谱抗HPV生物蛋白、广谱抗新冠病毒多肽药物的产业化及终端产品开发。
4月22日晚间,锦波生物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76.09%;净利润达1.01亿元,同比增长135.72%。
据企查猫显示,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03月28日,注册资本6,808.6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杨霞,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医疗器械、化妆品、卫生用品、多肽类原料、消毒剂(不含危险化学品)、胶原蛋白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生物医药的技术咨询服务、技术转让;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等。
普利制药
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始建于1992年,是专业从事仿制药、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医药制剂国际化先导企业,是一家面向全球、专业从事化学原料药、药物制剂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集团公司。公司原料药、冻干粉针剂生产线已通过美国 FDA、欧盟 EMA 及 WHO 相关生产质量规范(cGMP、GMP)审计,小容量注射液生产线和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已通过美国 FDA、欧盟 EMA 的 cGMP、GMP 审计。公司营销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千家医院以及多家基层医疗机构等医疗终端,拥有经销商和配送商千余家。
5月13日,普利制药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收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500mg)的药品注册批件。普利制药的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已研发多种规格,分别为500mg、1g、5g和10g,研发成功后分别递交美国、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仿制药注册申请。
据企查猫显示,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07月14日,注册资本43,635.242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范敏华,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兴办工厂,西药原料药、中间体和制剂、中成药、药用辅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卫生及医药信息服务等。
嘉必优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物科技为立足之本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4年9月,是湖北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嘉必优拥有完整的技术产业链转化平台,涵盖了菌种定向选育、细胞精细调控、高效分离精制、制剂、定向传输及高通量检测分析等技术模块,为全球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功能性原料与创新的解决方案。公司先后实现了花生四烯酸(AR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β-胡萝卜素(BC)及N-乙酰神经氨酸等多个产品的产业化。产品广泛应用于人类营养、动物营养以及个人护理等领域。
嘉必优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33.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1.25万元,同比增长69.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85.17万元,同比增长158.16%;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股。
据企查猫显示,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09月22日,注册资本12,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易德伟,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中间体(仅限分支机构生产),化妆品,饲料、饲料添加剂及相关中间体的生产、批发零售及相关技术的研发、转让、咨询服务;医药中间体的批发;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佣金代理(不含拍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等。
近岸蛋白
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重组蛋白行业十余年,是一家专注于蛋白质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生物药、体外诊断、mRNA疫苗药物、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领域的原料与技术解决方案,包括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公司在上海、苏州和菏泽建有研发、生产基地。公司mRNA原料酶及试剂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具备先进的mRNA原料酶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岸蛋白4月28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约2609万元,同比减少39.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63万元,同比减少123.61%;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4元,同比减少125%。
据企查猫显示,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09月07日,注册资本7,017.5439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朱化星,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物科技领域内的技术研发、服务、咨询、转让、科技成果转化;软件(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 实验室试剂(不含危险品)、仪器仪表的研发、销售;以服务外包形式:从事生产流程、产品外发加工的外包代理等。
金丹科技
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乳酸行业登陆A股的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从事乳酸及乳酸盐类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L-乳酸、乳酸钙、乳酸钠、乳酸粉等多个产品,产能18.3万吨/年。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原料、精细化工、动物营养、生物降解材料、香精香料等许多重要产业领域。
金丹科技4月25日披露2024年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0亿元,同比增长7.96%;归母净利润1709.67万元,同比增长9.99%;扣非净利润1039.94万元,同比下降23.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90.14万元,上年同期为-2468.97万元;报告期内,金丹科技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0%。
据企查猫显示,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08月10日,注册资本18,065.45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张鹏,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食品添加剂销售;生物基材料制造;生物基材料销售;饲料添加剂销售;饲料原料销售;生物有机肥料研发;肥料销售;热力生产和供应;石灰和石膏制造;石灰和石膏销售;日用化学产品制造;日用化学产品销售等。
利尔化学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发起设立,于2008年7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主要从事高效、安全类农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三大系列共30余个原药、100余个制剂品种以及部分化工中间体。产品出口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巴斯夫、科迪华等多家行业内国际顶尖农化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利尔化学4月28日晚间披露一季报,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91亿元,同比下降43.05%;净利润4784.18万元,同比下降82.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749.21万元,同比下降86.13%;基本每股收益0.0598元。营收下降主要系报告期部分原药售价同比下降所致。
据企查猫显示,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07月26日,注册资本80,043.7228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尹英遂,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农药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农药批发;农药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拓展,合成生物将在医药、农业、能源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医药领域,合成生物技术有望带来个性化药物和治疗方案,为疾病治疗开辟新途径。在农业领域,合成生物可以应用于农作物改良和生物农药的研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在能源领域,合成生物技术有望为生物燃料和生物塑料的生产提供新的可能性,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合成生物产业技术特点:合成生物是典型的交叉学科
合成生物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从技术过程来看,经历了上游底盘设计、菌种构建;中游的发酵条件优化;以及下游的分离提取。当中不仅运用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AI深度学习、高通量筛选等方法,还用到了发酵工艺放大、流体力学、分离提取制备等技术。
——合成生物产业工艺优势:绿色、环保、高效、可循环可再生
以合成生物生产流程的特点,合成生物被认为是绿色、环保、高效、可循环可再生的生产方式。相比化学合成工艺、天然提取工艺,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合成生物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化学合成、天然提取等成熟工艺的新型技术手段。合成生物也被政府、资本界和产业界赋予了厚望。
——合成生物技术全景图: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合成生物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体来看,合成生物学技术主要由代谢工程学、系统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构成,其中代谢工程学包括代谢通路优化技术、代谢途径模拟和模型构建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以及代谢产物分离和纯化技术;而系统生物学包括了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以及模式生物学技术;除此之外,计算机科学技术亦在合成生物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包括计算生物学、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和遗传算法技术等。
——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现状: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11亿美元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的数据,2022年中国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约9.37亿美元,预计未来将以23%的增长率增长,由此测算2023年中国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约11.5亿美元。按照7.1汇率折算,折合人民币约81.65亿元。
——细分领域较多
近年来,合成生物制造发展迅速,并相继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果,这些进展的取得离不开合成生物关键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与突破。预计未来十年,石油化工、煤化工产品的35%可被生物制造产品替代,成为可再生产品,对能源、材料、化工等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包括牛奶、食糖、油脂、天然产物等农业产品一旦实现工业生物制造将产生巨大的颠覆性影响,其全球经济规模也十分可观,可以达到数十万亿美元。目前,通过合成生物制造,已经成功实现了一批大宗发酵产品、可再生化学与聚合材料、精细与医药化学品、天然产物、未来农产品等重大产品的生物制造,一氧化碳、甲醇以及二氧化碳等一碳原料利用方面也不断取得进展。
——中国合成生物学行业竞争梯队
从融资角度来看,目前合成生物学行业企业中,华熙生物、凯赛生物、华恒生物、华大智造等企业已经上市,从资金实力上来说最强;蓝晶微生物、弈柯莱、引航微生物融资轮次在B轮以后,资金实力稍弱,位于我国合成生物学第二梯队,而其他企业融资轮次均在B轮及B轮以前,资金实力最弱,位于我国合成生物学企业第三梯队。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认为,当前,我国合成生物学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的数据,在全球市场持续扩张的情况下,中国亦成为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2023年中国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约11.5亿美元,预计未来将以23%的增长率增长,综合以上数据,预计2029年中国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达到40亿美元。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合成生物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