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归来,俞永福抽身:高德地图缓解不了阿里的焦虑

  

    

《投资者网》王健凡

中国互联网月活用户达到过七亿的产品有五个:微信、抖音、淘宝、支付宝,和高德地图。

高德地图背后,始终由同一位领导者引领—俞永福。

2014年,阿里并购UC,时任UC董事长的俞永福成为阿里合伙人。同年,阿里巴巴斥资14.5亿美元买下高德地图。

2024年,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信称:俞永福将在3月31日卸任他在本地生活集团的董事长和CEO职务。

这是俞永福加入阿里巴巴的第十年,交出权柄之际,俞永福不过48岁。

俞永福的退场并未引起太大波澜,公众的注意力显然更关心马云与蔡崇信对阿里巴巴的反思。

随着阿里这艘庞大航船的缓慢转向,一位管理者的职位变更似乎只是众多改革举措中的一环。然而,在这一系列变革的幕后,却深藏着高德地图的无奈。

“阿里太子”俞永福,二度抽身

2023年3月底,马云突然归国,着手启动阿里巴巴自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变革,按业务规模与成熟度将其分为“1 6 N”体系。

同时,张勇的权责逐步下放,半年内完成权力交接。蔡崇信和吴泳铭分别从张勇手中接过集团董事会主席和CEO之位,标志着创始团队对公司控制权的全面掌控。

一年后,马云总结称,“对于我们要什么,不要什么,做出了果断清晰的取舍”。

或许谁也没料到,首当其冲被舍弃的,是向来被马云深信不疑,一度被称作“阿里太子”的俞永福。他再次从公司权力核心后退,二度回到了eWTP做投资业务。

2017年,俞永福抽身高德,负责新成立的大文娱集团。由于业绩未达预期,不到一年,他便离开了大文娱集团董事长的职位,转而投身新组建的eWTP投资团队。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俞永福鲜有公开露面,逐步淡出公众视野。

然而,在2021年,随着高德、飞猪、饿了么三家公司合并成新的本地生活板块,俞永福又一次被召回,重掌本地生活业务,在其巅峰时期,俞永福几乎掌管了阿里巴巴所有的非电商业务。

从回归到被再次边缘化,不过短短三年时间。

“太快了吧,不是刚回来么?”这是许多阿里员工在听闻这一人事变动时的第一反应。

主导高德,从边缘到领先

高德地图在俞永福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这里不仅是他技术热情的自留地,也是他在加入阿里巴巴后真正投入创业激情的领域。

俞永福与高德地图的故事是一次双向奔赴的历程。

加入阿里巴巴仅一个月,俞永福即临危受命被委以整合高德的重任。他接手时,高德与阿里集团签下对赌协议,条约包括“三年之内实现2亿日活用户”。

而在当时,高德的DAU(日活跃用户数)还不到一千万,而国内地图导航市场几乎被百度地图完全垄断。

时间不等人,重担之下,俞永福迅速对业务进行梳理,并从马云那里争取到了相当大的管理自主权。

管理上,他搁置了阿里固有的层级管理文化,一切决策均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此外,俞永福领导下的高德成立了一个百人项目团队,设定业绩对赌,团队成员为此放弃了三年的激励薪酬。

战略上,俞永福大刀阔斧,为高德制定了全新的战略方向:专注用户需求,致力于打造最优的地图导航产品,并集中精力在地图导航技术的研发上。他亦公开撰文表示:高德将去除广告,专注于地图导航。

他采取的第一个具体行动是终止高德的O2O(线上到线下)业务。

这一决策在当时颇具风险,尤其是在中国互联网行业O2O热潮高涨之际,百度的李彦宏甚至宣布将投入200亿人民币全力发展O2O。

然而,马云的支持和俞永福坚定的逆向策略,使得高德逐渐展露锋芒,与不断拓展O2O业务而日渐臃肿的百度地图相比,高德在用户体验上获得了显著优势。

俞永福赢了,高德地图的DAU增长超过1亿,峰值时达2.8亿,成功超越百度地图,成为行业领头羊。

然而,阿里巴巴的初衷是将高德打造成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平台。随着其在导航市场的领先地位日益巩固,阿里给高德的担子也越来越沉。

阿里“超级”APP期冀下的增长困境

此一时彼一时,2021年,重新出山的俞永福再也不谈只专注于地图导航了。

相反,他表示“地图是整个现实世界最好的载体”,他希望高德能做到用一张地图承载衣食住行,让用户不仅在地图上加油充电,还会寻找美食目的地和预订酒店门票,成为本地生活的又一超级APP。

分析阿里巴巴2023年第四季度财报,在俞永福重掌高德的三年里,其采取了更积极的资金投入策略,大力进入网约车市场,整合口碑、酒旅等到店业务,致力于加强本地生活的竞争力。

现在,打开高德地图APP,首页不仅提供导航,还涵盖打车、订酒店、周边游、吃喝玩乐等各式眼花缭乱的服务,俨然有想成为第二个“美团”之势。

不过,尽管高德地图业务迅速扩展,目前其仍未盈利。

分析其商业逻辑,除了广告占据主要收入来源外,高德的商业化战略聚焦于本地生活领域,分为两个主要路径:一是发展聚合网约车业务,追赶滴滴;二是扩展到店服务,与美团竞争。 

据相关媒体报道,接近高德人士称,高德目前主要关注打车服务,近半数员工投入此业务。2022年,高德打车首次实现盈利,成为市场头部的聚合打车平台。

然而,高德打车虽定位为聚合平台,实际操作上更接近传统网约车,因此经常面临监管挑战和罚款,是拿证下场,还是继续野蛮生长,最终方向仍未明朗。

此背景下,尽管高德到店业务备受阿里期待,其发展成果却始终未达到预期水平。

虽然高德的日活跃用户数与美团不相上下,且阿里巴巴拥有成熟的商家资源,但无论是2020年推出的“高德点评”,2021年与飞猪、饿了么联合打造的地理位置服务“飞高了”组合,还是2023年整合口碑,统一阿里本地生活到店业务,成效均显平平。

对此,行业分析人士普遍看法是,高德的整合逻辑并不明晰。“地图工具不应作为到店业务的主要流量入口,美团的崛起并非依托地图服务。从工具的角度看,高德应专注于引导用户精确抵达目的地,而非通过优惠券等方式吸引流量,这不符合一个工具软件的功能定位。”

显然,陷入本地生活增长困境的高德感到了极大的压力。

从早期推出“竞速圈”这一备受争议的功能,到2023年11月直接“争夺”兄弟部门领域,推出了“高德秒送”的同城跑腿服务。再到今年四月,高德尝试推广付费联名主题车模,却引发了围绕付费导航服务的舆论误解与争议。

虽尝试频繁,但市场并不买账。相反,阿里体系内部业务线众多、团队间竞争与合作界限模糊,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老毛病再次出现了。

一边是烧钱的业务,一边是亏损的现状,陷入两难的高德也只能在承受监管压力的同时,在打车服务上寻求降本增效,以继续支持其本地生活业务的拓展。

然而,当降本增效成为行业共识时,产品日益臃肿、定位愈发模糊,这些似乎也成了其无奈的选择。

随着不断“增重”,高德地图变得日益臃肿,逐步偏离了其作为“工具”的本质,渐渐演变成了俞永福曾极力避免的模样。

写在最后

当年,阿里巴巴收购UC时,俞永福与何小鹏同时加盟阿里。然而,时间的洪流冲刷了他们共同的足迹,留下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三年后,何小鹏选择离开,全心投入新能源汽车行业。而俞永福,选择了在阿里的坚守。

两位昔日同路人的命运逐渐分岔。何小鹏创立的小鹏汽车迅速崛起,不仅成功在纽交所上市,而且今年还完成了对阿里的“赎身”。

与此同时,俞永福虽然一直备受外界看好,但却始终未能获得阿里内部核心权力层的认可,最终再次离开了他钟爱的高德。

给俞永福的时间太短,高德的难题依然难解。(思维财经出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ysxhz@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sysxhz.com/a/1028385.html
十月稻田(09676.HK):建议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 上一篇 2024-05-14
吉盛集团控股(08133.HK):罗剑辉辞任公司秘书、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 黄嘉华接任
下一篇 » 2024-05-14

相关文章